九游邀请新人

全国首创!北京生态价值增长未达标的区向超额完成的区“购绿”
九游邀请新人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九游邀请新人 > 新闻动态 >
全国首创!北京生态价值增长未达标的区向超额完成的区“购绿”
发布日期:2025-10-12 06:24    点击次数:58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涛介绍,北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首创了GEP-R(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与GDP(地区生产总值)“交换补偿”机制,每年GEP-R未达标的区需向超额完成的区“购买”GEP-R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绿色北京建设,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历史性转变。2024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比十年前下降近七成,“APEC蓝”成为市民日常可见的“北京蓝”;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4.9%,建成全域国家森林城市;永定河等五大河流实现全线贯通。

蓝绿交织、山水相依的背后,是“两山”理念融入北京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政府层面,北京建立了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首创GEP-R(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与GDP“交换补偿”机制。

生态产品总值(GEP)指一定区域内各类生态系统在核算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之和,是代表一个区域生态水平的重要指标。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是生态系统为维持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的惠益价值,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空气净化、水质净化、洪水调蓄、固定二氧化碳等。GEP-R核算的是“生态账”,可以科学衡量绿水青山转化成多少金山银山,反映“绿水青山”的生态贡献。

展开剩余48%

“通俗讲,这种‘交换补偿’就是为各区设定GEP-R年度增长目标,未达标的区需向超额完成的区‘购买’GEP-R值。”李晓涛说,今年是第一年实施,7个生态涵养区通过交换机制获得了补偿收益,共享了全市经济发展成果。交换补偿机制的建立,不仅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让GEP不再仅是一组统计数据,而是成为一根“生态指挥棒”,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生态建设,更加自觉守护绿水青山。

在市场层面,北京积极构建生态产品认证体系,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参照国内“三品一标”、国家森林生态产品认证等,推出国内首个生态产品认证地方标准,从产品的“出生地”环境,到生长过程中的管理,再到采收加工、上市销售,全链条都划好了“硬杠杠”,确保生态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目前,已为中华蜂蜜、密云水库鱼等优质生态产品贴上了“身份标签”,产品收益实现了翻番,老百姓的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

在项目层面,北京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通过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2024年北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万元,城乡收入比由2020年的2.51:1缩小到2024年的2.32:1。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曹政

发布于:北京市